什麼叫做波羅蜜?
佛法是從理論的方向來認識,以及從實踐的方法來體驗。 分成基礎的佛法和發展的佛法。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並沒有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之分。 而是在佛涅槃一百多年之後,才有小乘部派的佛教,又經過三、 四百年,有了大乘佛教的出現。然而,大乘佛教看部派佛教, 甚至於原始佛教,都認為是小乘佛教,這是很不公平的。
以大乘佛法的立場來說,修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是小乘; 修四攝法及六波羅蜜的,才是大乘的佛法。其實,在原始聖典《 阿含經》中,可以看到四聖諦、三十七道品,同樣也有六度。因此, 六波羅蜜的名詞並非大乘佛教專用,而是在基礎的聖典裡就有。
因此,雖然是有大乘及小乘的說法, 可是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法門,並沒有分別, 問題在於是否發了無上菩提心。 如果只是準備在這一生或少數的幾生之中,完 成解脫道而進入涅槃,這是小乘思想。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 即使進入涅槃,也是不來不去的;既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 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大菩 薩,都是沒有準備成佛,而是永遠做菩薩,永遠度眾生; 這跟僅僅發願在修行之後,得解脫,入涅槃,是不一樣的。
但是,也有兩種人並不想離開這個世間。一種人是認為世間太可愛、 太有趣了,有男有女,吃喝玩樂什麼都有,好享受、好快樂, 捨不得離開,事實上,捨不得是辦不到的。另一種是發 了無上菩提心的人,他看到這世間上的人,不清楚什麼是苦? 什麼是煩惱?還在彼此互相傷害,於是他要幫助所有眾生, 將他們從醉生夢死的煩惱之中喚醒,甚至在 最後一個眾生未醒之前,也不成佛。
事實上,除了六度之外,只要是無為無漏、有為無漏的佛法, 都叫做波羅蜜;所謂無漏,就是無我 的、無私的。而三十七道品、四聖諦, 就是讓我們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自然這也是波羅蜜。但是,站在大乘菩薩道的立場來看, 只度自己是不夠的,必須要度一切的眾生,這才真正叫做波羅蜜。
除了少數人,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會考慮先度自己。 有一次我講到六波羅蜜,一位居士聽到我說要發無上菩提心, 就對我說:「師父!我已經是自顧 不暇,連自己都幫不了,還叫我發願心去幫助人, 請您還是給我一個方法,讓我先得到解脫就好了!」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依佛法的觀點來看,如果只是用自利的方式來利益自己, 得到的利益不僅很小,而且是不可靠的, 但是用利他的方式來利益自己時,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最可靠的。
諸位都有家庭,如果你在家裡是一位非常自私的人, 佔盡了所有的好處,那麼,你與家人的關係就可想而知了。相反的, 如果你能處處考慮到、照顧到家人的福利, 使他們的生活快樂及幸福,此時,你在家裡也一定是受到歡迎、 受到照顧的。
佛法主張,以度人來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 基本上六度就是在度自己,可是著手的方法和著眼點都是在度他人。 六度是什麼?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以此六種修行的方法,來破除二種我執而斷二種生死之此岸, 度越至二種涅槃的彼岸。
「我」有兩種。第一種是對於我們身體的執著, 這個生命的我是五蘊構成的,就是一般人所講的物質和精神, 而生命就是我們起煩惱的根源,斷除了我執,智慧才 能出現,這叫「我空」,也叫「人無我」。 第二種是不再害怕生死的現象,生與死,不論是可愛或可怕的, 都要超越它,能出生死而不厭離生死,這叫「法空」,也 叫「法無我」。
「生死」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 然後死亡,一段一段的生與死,這是普通的凡夫。第二 種是已經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菩薩有十波羅蜜, 從初地至十地為止,由於他的功德每一地都在變, 法身慧命不斷在成長中,這叫變易生死,一直到成佛,變易生死 也就結束了。
佛法是從理論的方向來認識,以及從實踐的方法來體驗。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並沒有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之分。
以大乘佛法的立場來說,修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是小乘;
因此,雖然是有大乘及小乘的說法,
但是,也有兩種人並不想離開這個世間。一種人是認為世間太可愛、
事實上,除了六度之外,只要是無為無漏、有為無漏的佛法,
除了少數人,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會考慮先度自己。
依佛法的觀點來看,如果只是用自利的方式來利益自己,
諸位都有家庭,如果你在家裡是一位非常自私的人,
佛法主張,以度人來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
「我」有兩種。第一種是對於我們身體的執著,
「生死」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
<布施波羅蜜>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 也有六度修行的項目,但是到了大乘經典《般若經》及《大智度論》 時,講得更為詳細。
經典中談布施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一)《大品般若經》 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 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 (dānapāramitā),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 二)《大智度論》卷十四云:「財施、法施、無畏施, 以三施對治慳貪,除卻貧窮。」(三)《大 智度論》卷三十三云:「淨施──不為世間名利福報, 但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行布施。」( 四)《菩薩善戒經》卷一云:「筆施、墨 施──用助人寫經。經施──刊造經版。說法施──說法度眾。」( 五)《賢愚經諸經集》卷四云:「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 施飢餓者;施知法人。」 (六)《俱舍論》卷十八云:「施客人,羈旅他鄉;施旅行人; 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隨其所應而施衣食。 」(七)《俱舍論》卷十八又 云:「有漏世間法: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 遇到救災厄,欲其靜息而行布施;報恩施──昔得彼施,再還施彼; 求報施──先施與人,再求返 報;習先施──習於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 希求生於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無漏世出世法: 為莊嚴心施──為資助禪定瑜伽,為 得涅槃上義而行布施。」
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 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 感到歡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 有目的,可能為了還債、投資等種種理 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說,我虧欠了某人, 但是他不要我還或是報答,我只有拿一些錢或東西,送到教堂、 寺院、慈善機構,這樣的布施,是因為覺得欠 了人家的情,想辦法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牽掛。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 問她需要什麼東西來感謝回報她時,他太太卻說﹕「 送我最好的東西,就是參加聖嚴師父的禪七。」這位演員真的來了。 禪七結束後,我問他為什麼來禪七,他說:「還債的!」 竟然也有這樣的布施,但是這種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 第二種是現在布施,希望在年紀大一點時,人家來回報他、感謝他; 第三種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希望在這一生布施之後, 有財產存在天國裡,等著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 專門拿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好多了。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 三輪體空」的觀想﹕「沒有東西可布施,沒有接受布施的人, 沒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與無 相、無為相應,即為解脫道,布施與菩提心相應,即為菩薩道。 布施行在自利來說,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來說, 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現代的 人應當多行布施。
三種布施
布施有三個項目:財施用物質和金錢的布 施。又可分為四種:金錢、物質、時間、知識。 甚至還有身體的布施,例如把自己的皮膚移植給受傷的人,捐器官、 捐血液給需要的患者。法施是用佛法來布施。 「法」就是緣起法及因果法,這是佛法的根本。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知道緣起,懂得緣起,一個影響一個,這叫因緣法。 種何因得何果,生死法是有 漏因果,解脫法是無漏因果。無畏施使恐懼害怕的人,不再害怕。 譬如說有人怕窮、怕死、怕犯罪、怕世界末日、怕地球毀滅。 事實上,佛經裡告訴我們,除了這個 地球,還有無量的他方世界。因此,我常告訴別人,遇到困難時, 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真的沒有辦法時就不管它,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布施是可以對治慳貪,除卻貧窮。 當我們有布施心時,自然就會去努力耕耘、去生產、去成就。 譬如大家沒有水喝,你發心發願去挖井,或到山裡找泉水、找河流, 結果給人家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
經典中談布施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一)《大品般若經》
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 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
三種布施
布施有三個項目:財施用物質和金錢的布 施。又可分為四種:金錢、物質、時間、知識。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布施是可以對治慳貪,除卻貧窮。
<持戒波羅蜜>
「戒」在佛教來說,基本的有五項,稱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 受持三條、四條也是可以的,願意受多少就算多少, 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時有 個「戒體」,戒體是特殊的名詞,為什麼菩薩戒可以一受永受, 而聲聞戒只能一生受,這是因為戒體觀念的不同。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罪不罪不可得故, 應具足尸羅波羅蜜(śilapāramitā)。」在《瓔珞》、 《華嚴》、《文殊》、《梵網》諸經及《智論》、《唯識》、《 瑜伽》諸論中,均提到聲聞四品戒及菩薩二品戒。
聲聞戒
聲聞戒屬於色法,小乘有部宗認為,色法即是在受戒時, 身口二業有發顯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為緣, 有防非止惡功能的,名為無作色、無表色。色法是物質的, 當物質的身體死亡或消失,即使不捨戒,戒自然不存在, 戒體也就沒有了。
聲聞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種戒品。在家的五戒與八戒, 出家的十戒與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間戒,重於身口二業的現行,《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 品〉之一云,五戒得分分受,薩婆多部則不許分受五戒,《成實論》 及《大智度論》許可隨分多少受,八戒則須全部受。
出家戒又叫出世間戒,身口意三業並重,必須要全部受。
有一次, 我在東初禪寺看到目前旅居法國的越南籍禪師一行禪師的徒弟們, 彼此見了面會互相擁抱,我問他:「出家人可以互相擁抱嗎?」 一行禪師回答說:「我 們出家人之間,只有同性可以擁抱,異性是不能擁抱的。」 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擁抱呢?他說:「這是表示親切、安慰的意思。 」而且在歐美的社交禮儀中,也是一 件極普通的事,所以當一行禪師要離開時,我也擁抱了他一下, 他很開心地笑了起來。
事實上,照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戒來說,不論同性或異性之間, 都是不可以擁抱的,可是在西方社會中, 大家都習慣以擁抱來表示親切,所以一行禪師還是有道理的。
至於我在我們的僧團,因為都是中國人,倒沒有這個必要, 否則會讓持戒者批評我們。
菩薩戒
菩薩戒是屬於心法,《大乘唯識論》便指出,受戒時, 有發動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有防非止惡的功能, 為依於受戒時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於 色之名,實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為止,都是存在的, 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生再來受,或是這一生受了, 覺得心已經不再堅固精進,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夠再次 熏習。
菩薩戒有十善戒及三聚淨戒的二種戒品。《大智度論》 以十善戒為總相戒,其餘一切戒為別相戒。 而三聚淨戒又分在家及出家兩 種,是隨持聲聞戒而發大菩提心,那就是:攝律儀戒── 大小乘一切律儀;攝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門,如三十七道品、 四攝、六度;攝眾生戒──以佛法饒益一 切有情。三聚淨戒能對治惡業,清淨身心。
聲聞戒是以出離心為主,斷除欲望而出三界, 菩薩戒則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以菩提心為根本。 在家與出家的出離心是不一樣的,在家的出離心, 指的是雖然有眷屬、有財產、有事業,但是在擁有的當下要觀空; 觀空就是知道一切均為因緣所生,並非是究竟 的、永恆的、不變的,用這些暫時所擁有的資源來利益眾生, 不佔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的出離心跟菩提心是相應心,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發不起來。
菩薩戒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利益自己的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自私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如果你能從照顧自己的家屬開始,擴及環境裡所有的 人,用一切的資源來利益他們,就一定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擁護、 回饋,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萬利。
「戒」在佛教來說,基本的有五項,稱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罪不罪不可得故,
聲聞戒
聲聞戒屬於色法,小乘有部宗認為,色法即是在受戒時,
聲聞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種戒品。在家的五戒與八戒,
出家戒又叫出世間戒,身口意三業並重,必須要全部受。
有一次,
事實上,照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戒來說,不論同性或異性之間,
至於我在我們的僧團,因為都是中國人,倒沒有這個必要,
菩薩戒
菩薩戒是屬於心法,《大乘唯識論》便指出,受戒時,
菩薩戒有十善戒及三聚淨戒的二種戒品。《大智度論》
聲聞戒是以出離心為主,斷除欲望而出三界,
菩薩戒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利益自己的方法。
<忍辱波羅蜜>
「忍辱」在《大般若經》中叫做安忍,是安於忍耐。《大品般若經》 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 kṣānti-pāramitā)。」如何對治瞋恚,使心安住, 亦名忍辱度無極。
三種忍
《解深密經》卷四及《成唯識論》卷九,無性的《攝大乘論釋》 卷七,提到修三種忍:耐怨害忍是以無瞋為性, 對怨家及傷害我們的人修忍辱行。是讓自己和對方 不受傷害,即使受到傷害,也不去反擊, 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修行。這樣看起來似乎自己是吃虧了, 事實上,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前面還是有路可 走的。這是成熟諸有情之轉因。安受苦忍是以精進為性, 對一切苦楚困境修忍辱行。這不只是對人, 而是對各種各樣苦難的情況,例如大風、大雨,大寒、大熱等, 有的是天災,有的是人禍,還有身體四大不調, 處於諸多痛苦的情況下而修忍辱行。這是菩薩成佛之因。 諦察法忍是以慧為性,能審諦觀察諸法,三性三無性。一切 現象都是無自性,都是空,所有的苦受、樂受, 乃至不苦不樂的捨受,自性都是空的,這是法忍, 也是前二忍的所依止處。
害忍、苦忍、法忍之中,第一種忍辱是比較容易的, 修苦忍及法忍就困難多了。尤其法忍是最重要的, 應該隨時隨地練習,並用它來對治前面兩種忍的阻力。因此, 在用功修行時,應先耐怨害忍,再觀法的無常、無我、空。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我們凡事都忍,忍到最後連自己都沒有了,這還能修行嗎?
在中國有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戰爭謀略, 是不必打仗就能使得敵軍投降。事實上,高明的武術家, 通常是不跟敵人比拳頭、比功夫,而 是在受攻擊時,能毫不費力地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 使得雙方都不會因此而傷亡。而佛教的忍辱也是如此, 面對問題處理時,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智慧來處理,以慈 悲來化解。
從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到大乘的許多經典,處處提到忍辱行。 所謂忍辱行,就是慈悲與智慧,是積極的,絕非束手就縛, 消極的等待著被攻擊。
《大智度論》中提到眾生忍及無生法忍。眾生忍是於一切的眾生, 以慈悲心,不起瞋惱,縱使受害,也能不瞋不加報復; 而無生法忍是安任於諸法因緣生,自性本 是空的法理。又分法忍及生忍,法忍是於非心法的自然現象、 生理現象,不起心法的瞋恚、憂愁等煩惱; 生忍則是於人對己之恭敬供養,不執著;他人對己之瞋罵、 打害、不生瞋恨。而在《菩薩地持經》中的安苦忍法,即是生忍; 思惟解忍,即是法忍。
經典中談忍辱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中有關忍辱的記載:(一)《長阿含經》 卷二十一〈戰鬥品〉云:「我於爾時,修習忍辱,不行卒暴, 常亦稱讚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 道者,當修忍默,勿懷忿諍。」(二)《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 十不善品〉云:「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三)《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云何忍辱?謂 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
(四)《攝大乘論本》卷二:「又能滅盡忿怒怨讎, 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五)《大乘莊嚴經論》卷八:「 一不報,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報者是他毀忍自性, 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觀法忍自性。」
在《優婆塞戒經》卷七,忍可分「世忍」及「出世忍」兩類。 世忍就是忍饑、忍渴、忍寒、忍熱、忍苦、忍樂、忍勞、忍怨。 而出世忍,是能忍信、戒、施、聞、 智慧、正見無謬。修行佛法,一定要付出時間及努力, 否則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因此,對佛法的修行,也是從忍開始, 能忍難忍、能忍難施、能忍難作,能忍罵 詈、能忍撾打、能忍惡口、能忍惡事。
事實上,在一切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對家庭、事業、學問等, 都是需要由忍來成就的。曾經有一 個很胖的人來找我,他對自己的體重很苦惱,我勸他打坐、運動、 慢跑。過了兩個星期之後他來找我說:「師父!我很累, 我秤了一下並沒瘦多少,我想這跟運動、 打坐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應該只要少吃一些就可以了, 因為再這樣下去,我快要忍不住了!」我說:「 我做和尚已有幾十年了,我也覺得沒多少進步,但是我還得繼 續做下去,所以我勸你還是忍耐一下,繼續運動下去吧!」
沒有忍耐心,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忍辱,是最大的財富,如果當時我不能忍耐的話, 今天我也不會成佛了!」在所有的宗教裡, 唯有佛教徒與佛教徒之間,或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之間沒有戰爭, 原因即是能忍。
菩薩四法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云,四忍就是菩薩四法: 得無生法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忍此法, 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滅忍一切諸法,本為無 生,故今亦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 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 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住忍不住著 於諸法,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
忍辱的柔和性,能克剛強性。
我曾經看過一本武俠小 說,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壞人,他的劍法凌厲,所向無敵, 他很高傲的認為天下沒有人可以打得過他。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和尚, 這個和尚將他攔住,不讓他過去,他看 和尚什麼武器也沒帶,於是將劍拔出,並且說道:「你不讓我過去, 我的寶劍非得教你讓我過去不可!」只見和尚將腰帶一甩, 柔軟的腰帶,竟將削鐵如泥的寶劍纏 住了,這就是柔能克剛的道理!
「忍辱」在《大般若經》中叫做安忍,是安於忍耐。《大品般若經》
三種忍
《解深密經》卷四及《成唯識論》卷九,無性的《攝大乘論釋》
害忍、苦忍、法忍之中,第一種忍辱是比較容易的,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
在中國有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戰爭謀略,
從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到大乘的許多經典,處處提到忍辱行。
《大智度論》中提到眾生忍及無生法忍。眾生忍是於一切的眾生,
經典中談忍辱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中有關忍辱的記載:(一)《長阿含經》
(四)《攝大乘論本》卷二:「又能滅盡忿怒怨讎,
在《優婆塞戒經》卷七,忍可分「世忍」及「出世忍」兩類。
事實上,在一切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對家庭、事業、學問等,
沒有忍耐心,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菩薩四法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云,四忍就是菩薩四法:
忍辱的柔和性,能克剛強性。
我曾經看過一本武俠小 說,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壞人,他的劍法凌厲,所向無敵,
<精進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 生長善法,勇猛精進的修諸善法。「精進」就是身體勤勞、不懈怠。 在《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身心精進, 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viryapāramitā)。 」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 因此,他要在釋迦佛成佛之後的五十六億萬年,才能成佛。 雖然成佛的早晚並無多大關係,可是成佛也因精進及懈怠, 而有早有遲。
精進與發願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 多半的人嘴上說著要努力,心裡也是這麼想著, 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得到。往往當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或 是疲倦時,馬上會說:「還是等我把身體養好了之後再努力吧!」 如果是這個樣子,我們隨時可以藉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精進。
有一 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 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 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 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 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 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 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 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 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論》 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身精進──如法 致財,而用於布施。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 修福德。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 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 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 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 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 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最大的目標, 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 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 這不是很奇怪嗎?有限的小小身體,怎麼會有無限的力量呢? 這就是由於有了精進心之後,努力 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 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這不是要跟別人比, 而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怎麼會在這 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的事、做了這麼多的服務工作? 這都是靠精進力,而能以有限達成無限的功能。
我的弟子們,有人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卻很懈怠,當他們懈怠時, 若分配較多的工作給他時,他會說:「師父啊! 這個工作我是做不來的,不要給我好嗎?」我說:「 你要行菩薩道啊!」
他又回說:「師父!地藏菩薩要度了最後一個眾生之後再成佛, 所以我還是先做眾生,讓菩薩們來度我好了, 因為我發不了這麼大的願啊!」唉!這種人只能讓別人照顧, 自己又常常在自怨自哀中,實在是很可憐的, 那就是因為精進心不夠。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應該是被甲精進、廣修善法、利益眾生的, 能有機會將自己所修學的佛法,分享給所有的眾生,應當感恩才對。
三種精進
《成唯識論》九卷,則列出三種精進: 被甲精進被寶甲而不怖畏種種難行;難行能行,願力無窮。 像是身上穿了盔甲的人,萬人無敵,在他的面前,是沒有任何困 難、任何恐懼,只要勇猛地往前走。我遇過有些人, 在我準備給他一個任務時,還沒有開始做,已經在抱怨、叫苦了, 真是沒有出息!應該是在接了任務之後,也要 準備接受任何困難,好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把問題解決, 這是對自己的一份成長,能這樣想就是精進心。 攝善精進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如同〈四弘誓願〉所 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對修行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六波羅蜜等所有的法門,全力以赴,永不疲倦。 有些人學佛沒有幾天,就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還是先暫停,等年老退休之後再來修行吧。
這就像是已經搭上了一班車,又認為這輛車子不是該我上的, 還是等下一班再上吧!可是,下 班車什麼時候來?能不能搭上車?一點把握也沒有。相反的, 精進的人只要有任何一個修行因緣的車子在他面前,不論是用跑的、 跟的、爬的,甚至幾乎是跟不上, 也緊抓著車尾不放向前衝。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算是精進。 利樂精進勤化眾生永不疲倦,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可以上天堂、下地獄,不 斷地追著他。但是,度眾生不是要去困擾他、佔有他, 也不是讓他感到恐懼不方便,而是要使他成長。
六種精進
精進對一個修學佛法或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在三十七道品中分成七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精進。 例如修習四念住,就是用四正勤來修,在《大乘 莊嚴論》卷八中,有六種精進:增減精進未斷之惡令斷, 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此四正勤, 就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增上精進由 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解脫法由此增上。捨障精進由信、 精進、念、定、慧等五力,所有的障礙由此不能礙。 入真精進由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 行捨等七覺支,由此建立見道。轉依精進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由此修道而為究竟轉依之因。大利精進六波羅蜜之自利 利他。
《大智度論》卷十六云:「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 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 如阿毘曇法廣 說,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進相。」又提到七個項目, 其中第一項至第六項是自利內修的解脫道, 第七項則為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一)於五根中,名精進 根。(二)根增長名精進力。(三)心能開悟,名精進覺支, 能到佛道涅槃城。(四)八正道中,是名正精進。(五) 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六)四正勤 是精進門;觀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勤、心、觀中禪定修行) 的欲精進,即是精進。(七)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亦是精進。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 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又說:「菩薩精進, 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
經典中談精進
以下介紹經典中有關精進的記載:(一)《解深密經》 卷四提到精進有三種:被甲精進;轉生善法加行精進; 饒益有情加行精進。(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卷十二將精進分為三種:被甲精進;方便精進;饒益有情精進。( 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二中分為三種:勤勇精進;加行精進; 不下難壞無足精進。(四)《大乘 莊嚴經論》卷八分為五種:弘誓精進──欲發起行動;發行精進── 現行諸善;無下精進──得大果,無下體故;不動精進── 能不為寒熱等苦動;無厭精進──不 得少為足。(五)舊譯《華嚴經》(六十華嚴) 卷二十四的十種精進:不轉精進;不捨精進;不染精進;不壞精進; 不厭倦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猛利精進; 無等等精進;救一切眾生精進。(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 精進品〉的九種精進:自性精進;一切精進;難行精進; 一切門精進;善士精進;一切種精進;遂 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清淨精進。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
精進與發願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
有一 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
我的弟子們,有人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卻很懈怠,當他們懈怠時,
他又回說:「師父!地藏菩薩要度了最後一個眾生之後再成佛,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應該是被甲精進、廣修善法、利益眾生的,
三種精進
《成唯識論》九卷,則列出三種精進:
這就像是已經搭上了一班車,又認為這輛車子不是該我上的,
六種精進
精進對一個修學佛法或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大智度論》卷十六云:「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
經典中談精進
以下介紹經典中有關精進的記載:(一)《解深密經》
<禪定波羅蜜>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 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 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 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外道禪是帶異計, 欣上厭下而修者。凡夫禪 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 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 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 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 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禪亦名三 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 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 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 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 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 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 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 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 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 天、大梵天。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 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 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 音)天。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 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 徧淨天。
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 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 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 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 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細住由此粗住心後, 怗怗勝前。欲界定由細住後一 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做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 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 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 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 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 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 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 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 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 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 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 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 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 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 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 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 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 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 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 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 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 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 (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 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 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 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 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 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 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 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 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 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 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 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 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 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 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 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 清淨即為捨念極善清淨);一心(心一境性,猶如鐘,猶如清水, 此為色界的捨念清淨地)。在此四支中的捨清淨及念清淨為對治支, 不苦不樂受為利益支,一心為 自性支。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 出息等八災患故;四禪為不動定,非為八災患所動故。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 喜無量心,為喜受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慈悲捨的無量心, 總依六地,離瞋害等四障。 (二)四禪定為八解脫之依地,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法, 為遠離三界貪愛之出世間禪。八解脫的初二解脫, 依初二靜慮及未至之中間;第三淨解脫,依第 四靜慮;此外的五解脫依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三) 四禪定為八勝處之依地,初四勝處依初二靜慮, 後四勝處依第四靜慮。
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 識之六大,青、黃、赤、白之四顯色; 前八項為八解脫中的第三淨解脫,以無貪為體。 依第四靜慮可緣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 後二者順次以無色界之空無邊及識無邊為自性, 以各別自地的四蘊為境。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 唯正報之受、想、行、識四蘊的假合而無色身, 唯依不相應法的命根、眾同分之相續。下面說 明四種無色界的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厭離第四禪的染法, 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處空心,與空無邊相應。 識無邊處定厭離空無邊處之染法,捨其虛空,緣內識,心識無 邊,心與識無邊相應。無所有處定厭離其識,更觀心識無所有, 心與無所有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第二識處是有想, 第三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第四,捨前之有 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無粗想故曰非想, 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定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 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 為。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味等至又名味定。 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 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間定。淨等至又名淨定。 與無貪等之白淨法相應,起有漏世間之諸禪定。此 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雖然有漏有過失, 卻有少分之淨。此與煩惱相違,引發無漏之勝義、順於聖道, 為無漏之眷屬故。無漏等至又名無漏定。是 出世間定,不緣愛,無味著,是最高極妙的善定。得此定已, 則心不動不散,能起無漏真正之智力。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 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由於昧劣, 不起無漏等至,僅有味等至、淨等至。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 以尋伺相配而言:
1.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 以上諸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攝。(二)以等持相應具起之行相而言, 即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 中之苦諦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應之等持。以空行相, 空我所見;以非我行相,空我見。對治有身見者。
2.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 相應之等持,即緣滅諦涅槃之法;涅槃者,無十相故。 無十相即為無色、聲、香、味、觸之五境;無男、女之二相;無生、 異、滅之三有相,故名無相。
3.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 道諦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諦下之非常、苦之二相, 相應之等持。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 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 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 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 先要身器清淨:(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二) 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 無貪。(三)住四聖諦,1.衣服喜足聖種;2.飲食喜足聖種; 3.臥具喜足聖種;4.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 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 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 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 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 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 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 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 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 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 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 「三賢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 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 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 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二) 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 。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 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1.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 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 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 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2.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 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 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 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三) 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 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 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 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 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 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 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 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 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 者,縱然退墮所得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 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二)頂法: 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 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 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三) 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 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1.下忍, 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2.中忍, 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 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3.上忍, 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四) 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 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 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 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 而入聖位。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一) 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 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 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 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本文暫不涉略。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
大乘禪亦名三 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 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
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
初禪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
四種禪定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 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
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
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味等至又名味定。 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
1.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
1.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
2.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
3.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
三賢外凡位
何謂 「三賢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
1.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
2.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一)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
<般若波羅蜜>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 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出來的。由於般若波羅蜜的指導, 才能使我們離苦得樂。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 不是永恆的,隨時要用無常、空、無我的觀點來看一切。 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無相、無我,以及禪 宗講的無念、無心。這是從基本的觀法無我、觀行無常而來, 知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因果串連而成,如果能用這種觀念, 這種般若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與 事,就可對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與智慧,必定是相連、相應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 觀一切法悉皆如,俱證生空法空之無分別慧。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 一切菩薩摩訶薩、獨覺、阿羅漢等,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 舍利子,一切世間十善業道、四靜 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 舍利子,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切佛、 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出現故。」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 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 復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 非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 靜慮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 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 諸菩薩摩訶薩要住般若波羅蜜多,方能圓滿布施、淨戒、安 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餘五能成是事。 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 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 都是由般若波羅蜜所攝受。沒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 精進、禪定,也只是修世間有漏善法,而非無漏 解脫的佛法,無法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因此, 觀念的指導以及認識的分別,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 等於是六波羅蜜之中的指北針。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 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
<結論>
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道是莊嚴佛道的,用什麼來莊嚴佛道呢? 就是用福用慧,福慧圓滿,就是佛果的圓滿。
《解深密經》卷四中提到,六波羅蜜可分為兩類:
前三度為饒益有情類:由布施故,有情攝受資具;由持戒故, 不行損害逼惱有情;由忍辱故,能忍彼之損害逼惱利益有情。
後三度為對治煩惱:由精進故,未斷之一切煩惱永伏, 雖未斷一切隨眠,卻能勇猛修諸善品,不為煩惱所動;由靜慮故, 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解深密經》卷四又說,六波羅蜜為三學所攝:施、戒、忍的三度, 是增上戒學;禪是增上心學;般若是增上慧學; 精進則通於以上三學。《菩薩地持經》卷十 說,精進亦是增上戒學攝。由以上的經典得知, 六波羅蜜就是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之根本。( 一九九八年六月七、十四、二十一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 寺,姚世莊居士整理)
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道是莊嚴佛道的,用什麼來莊嚴佛道呢?
《解深密經》卷四中提到,六波羅蜜可分為兩類:
前三度為饒益有情類:由布施故,有情攝受資具;由持戒故,
後三度為對治煩惱:由精進故,未斷之一切煩惱永伏,
《解深密經》卷四又說,六波羅蜜為三學所攝:施、戒、忍的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