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華教授為僧大學生講授《楞嚴經》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主要是以觀念、理論為主,搭配電影情節講解經義的內涵,讓聽者更易入心體會。李教授分享: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修行次第是從聽無聲之聲,到反聞聞自性;從入流亡所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脈絡嚴謹,層次分明,亦很適合於生活中運用。
聖嚴師父曾開示:「佛法的修行重視解行並重,佛法的觀念方法要能夠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佛法離開了實踐,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修行貴在日用中體會與實踐,除了佐證佛法的觀念與理論確如經典所云之真實不虛,亦可增長修行的信心;此外方法與身心狀態配合時,會產生不同層次的變化,這實際的體驗,亦有助於宗教師分享佛法時,更能清楚掌握脈落。
耳根圓通法門的第一步從聽聲音放鬆開始,藉由溪水聲、海潮聲、山林風動、蟲鳴鳥叫聲,刺激聽覺,感受聽覺,讓緊繃的神經、散亂的心緣在所聆聽的聲音上,隨著規律的聲,體驗身心漸漸放鬆下來的過程。演期還沒學佛之前,常常在房間裡聽自然或水晶音樂,什麼也不想,就單純坐在椅子上聽著,不久便讓忙碌而緊繃的身心放鬆下來,是一個相當好用的放鬆法。
學佛後,常親近淡水分會,每逢晚上的禪坐共修,恰是學生晚自習放學的時間,往來的車流與人潮紛來沓至,隔著一道落地窗,擾動著共修行者的心湖。剛開始加入共修時,每每昏沉或覺照力不夠,便會被外面的突來的車聲嚇醒。方法逐漸熟練後,那些車聲、人聲變成了背景,知道而不受干擾,甚至可藉干擾來讓自己清楚方法。在車水馬龍吵雜的環境下,淡水分會的菩薩們凝聚道心以安定的修行,直顯不必遠離塵囂覓清淨處,處處皆是用功的道,「十字街頭好修行,一切音聲都能成為修行的助緣。」
進入僧大的團體生活,有些同學因習慣不同,不適應與他人同寮共寢。此時也是練 習耳根圓通法門的機會—告訴自己要睡覺了,從放鬆身體開始,身體隨著呼吸進 出,放鬆下沉,聆聽著環境的聲音,寮友此起彼落的打呼聲,窗外蟲鳴蛙叫聲,漸 漸變成了背景,就如吸音板,沒有刻意要聽什麼,聲音單純是聲音,不給名字形容 比較,單純地聽到,但心不對聲音反應,持續放鬆,漸漸地就睡著了。
從聽到覺—演期研究聽力與聲音十幾年,從研究所到工作幾年,研究聽力損失者的 聽力保健、開發聽力輔具、正常人的聽力保護裝置等。近幾年學佛修行之後,漸漸 發現,實際上聽「覺」的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而退化,從小到大,從此生到來生, 能夠「覺」的能力並沒有消失過,只需透過耳根圓通法門的修持,來找到那人人本 具、不生不滅的「覺」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